• 安徽省合格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绿色学校
  • 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
  • 全国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领导
    • 学校荣誉
    • 校园风光
    • 学校位置
    • 校长信箱
  • 新闻中心
    • 工贸新闻
    • 通知公告
    • 工作安排
    • 视频展示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政办公室
      • 人事处
      • 教务处
      • 总务处
      • 学生处
      • 保卫处
      • 招生就业办公室
    • 教学机构
      • 基础教学部
      • 成人教育部
      • 艺术设计系
      • 服装工程系
      • 计算机与数学艺术系
      • 文化旅游系
    • 群团组织
      • 工会
      • 团委
  • 党建工作
    • 党务资讯
    • 组织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员活动
    • 纪检监督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 教科研活动
    • 师资队伍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继续教育
    • 技能大赛
    • 信息化大赛
    • 文明风采
  • 德育之窗
    • 德育资讯
    • 学生管理
    • 社团活动
    • 心理驿站
    • 学生资助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专业介绍
    • 就业指导
    • 校企合作
    • 学子风采
    • 网上报名
  • 师生园地
    • 师生风采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学习资源
    • 家长学校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 规章建设
    • 教师管理
    • 学生管理
    • 财务管理
    • 基建采购
    • 收费工作
    • 招生考试
    • 重大事项
    • 其它事项
管理机构
党政办公室
人事处
教务处
总务处
学生处
保卫处
招生就业办公室
党政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机构设置>管理机构>党政办公室

蚌埠市学校绿色发展指数督导评估细则(指标分解)

发布时间:2016-03-28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蚌埠市局属学校绿色发展指数督导评估指标细则

 

一、   公共性指标(总分800分)

 

A

级指标

B

级

指

标

评   估   要   素

考评

办法

得分

责任部门

 

A1

学校发展保障

指数

 

250分

B1

组织

管理

45分

C1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协调,事业心、责任心强(10分);校长理念先进、思路清晰、作风踏实、有较强的领导力(10分);班子成员深入工作第一线,能按规定听课、参与教研活动(10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健全(5分)。

党政办

C2学校管理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明确,运转正常(5分);规章制度健全、有效(5分)。

 

B2

德育管理

35分

C3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健全,每学期德育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10分)。

学生处

团委

C4注重德育课程建设。德育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良好(5分);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措施、有考核(5分);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5分);建立弱势群体长效帮扶机制,关心、帮助困难学生健康成长(5分)。

C5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并运作正常,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德育网络(5分)。

B3

教学

管理

100分

C6。严格执行省、市办学行为规范(20分);认真执行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少一门扣5分(20分);有落实“高质量、轻负担”的具体措施,并取得成效(10分)。

实地验证、与平时举报相结合

 

 

教务处

系(部)

学生处  

 

C7教学常规落实,平时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20分)。

 

C8教务管理制度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籍管理档案规范(10分);

实地验证

 

C9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10分);学困生的转化有成效(10分)。

B4

后勤管理

70分

C10重视学校、人事等档案工作,有专人负责(3分);档案收集、整理及时,管理、使用规范(5分)。

实地验证

 

人事处

C11校产管理规范,固定资产账目清晰;校产有登记,有盘存,维护及时,完好率高;校内场地、设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5分)。财务规章制度完善、内控执行严格,收支合理,定期进行校务公开。(6 分)。建设项目程序规范,资金使用合理,施工管理安全、制度建设完备。(4分)。

总务处

C12各类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及时更新、不断完善并有完整的使用记录(12分);实验课正常开展(10分)。图书馆、实验室、各专用教室及教学资料的管理和使用按制度正常运转(10分)。

实地验证

教务处

系(部)

C13后勤保障落实,食堂、宿舍管理规范有序,办公、生活条件良好(15分)。

实地验证

总务处

A2  教师专业成就指数

140分

B5教师管理

80分

C14广大教师严格遵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对教职工有师德规范要求与考评制度,教职工师德表现良好(5分);

 

人事处

C15重视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规划、计划齐全,制度保障(5分),经费落实(10分);教师每人每学年学习培训达72学时以上(5分),完成国家、省市培训调学任务(5分)。建立各级骨干教师梯次培养机制,加大学科骨干的培养力度,名师工程扎实推进(5分);教师参加上级各类评比、评选中获奖人数和档次逐年提高,并在教学中发挥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5分)。

注:2015年人事处

 

教务处

系(部)

C16教师聘任制、绩效考核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5分),并落实到位(5分)。

 

人事处

C17根据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制定校本教研计划,促进教师主动学习、研究和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5分);建立与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形成教师自评、同行评议、管理者评价、学生及家长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5分)。

教务处

系(部)

C18 完成上级安排的支教任务(5分);教师交流按要求完成(15分)。

人事处

B6

教育

科研60分

C19加强教研组建设,建设学科高地。有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形成课题带动、方式创新、教师广泛参与、具有实效的校本教研运行体系(5分);学校每年有市级及以上立项或获奖课题(10分)。

教务处

系(部)

C20课题研究立足本校实际,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5分);学校有一批教科研骨干队伍(5分)。

C21教科研水平逐年提高,科研成果数量、质量高于上年(15分);教科研成果能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5分)。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5分)。

C22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八项数据”(资源应用、空间应用、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生机比、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师机比)排名。(10分)

A3学生学业水平成就指数100分

B7

基本素质

100分

C23学生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有责任感,自觉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0分)。

 

学生处

团委

C24学校文体活动丰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兴趣爱好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有活动,有展示(10分)。

C25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得到坚持,体检率达100%(10分);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5%,每低一个百分点扣一分(10分)。

总务处

基础部

C26省级示范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98%以上,其它高中95%以上(20分)。

按在籍学生数统计,每低一个百分点扣5分。

 

无

C27完全中学初中毕业生报考率在95%以上(20分);高考和中考质量有所提高(20分)。

此3项

不同学校各自赋分,高考、中考质量由教科所赋分

C28省级示范高中高考质量逐年提高(40分)。

C29中职就业率达96%以上(20分),取得职业资格证达98%以上(20分)。

招就办

 

A4

学生身心健康指数

160分

B8

体卫艺管理

100分

C30重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课(校)内外体育活动,定期举办体育节、召开运动会(15分);“大课间”、“大合唱”活动正常开展,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10分)。按时、如实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10分)。  

 

实地验证

教务处

系(部)

团委

C31学校卫生工作制度落实,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有保证;重视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学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宣传防治(10分);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0分)。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100%;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100%;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制度落实率100%(10分)。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5分)。

总务处

学生处

C32积极开展国防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军训工作(10分)(学生处)

学生处

团委

C33校园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定期举办艺术节(10分);学生参与度高(10分)。

B9普法教育及

学校安全

30分

C34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组织健全,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和安全工作责任制,配有专兼职人员。普法、安全工作经费有保障。完成普法宣传和各项安全工作任务,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开展法律进学校及各项普法宣传活动(15分);学校安全及周边治安隐患治理,联防联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到位(15分)。

实地验证

保卫处

B10

学生评价

10分

C35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体系和学生成长记录机制(10分)。

教务处

系(部)

B11

学生素养

20分

C36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体素质、艺术修养、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展示活动(10分);普通学校学生弱势群体学情改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10分)。  

 

教务处

招就办

 

A5师生学校生活幸福指数

100分

 

B12

文化建设

30分

 

 

C37重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优良,优美校园工程实施力度大(10分);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10分);利用学校内外部资源,发扬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10分)。

 

实地验证  

 

总务处

学生处

B13

学校精神

15分

C38学校有健康向上的学风、教风、校风,人文氛围和谐(5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5分);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自己的学校精神(5分)。

党政办

B14

民主管理

30分

C39民主管理规范,校务公开落实(10分);绩效工资按要求发放(20分)。  

 

实地验证

工会

人事处

B15

课程开发

25分

C40认真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10分)。

招办

校企

教务处

系(部)

C4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潜能开发,努力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个体化选择学习的需求,提供能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1—2门校本课程(15分)。

招办

校企

A6警示指标

50分

B16

安全

责任

25分

C42无因学校设施设备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安全教育不当、安保工作不力等原因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的(15分)。无在校师生违法犯罪现象(10分)

保卫处

B17行风

建设

15分

C43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及违反规范办学行为、师德师风等一票否决问题(15分)。

党政办

B18遵纪守法

10分

C44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一票否决(10分)。

总分

800分

 

 

 

 

附件2 :职业教育学校教学管理(B3    100分)

 

 

评   估   要   素

考评

办法

得分

 

责任部门

C1有效推行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和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联合办学,有协议,有订单式培养计划(5分)。有从企业长期聘请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拓宽中职教师来源,在核定编制总额内,拿出不低于20%的编制数聘用兼职教师,面向企业、行业聘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效显著;中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62%(5分)。

招就办

C2积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学历教育在校生达规定人数,积极开展面向社会、企业的职前、职后培训及生产技术服务,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计划和任务。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创新,形成 “3+2”、“3+4”等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衔接的多元办学模式。学生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的比例逐年提升。(10分)

教务处

系(部)

成教

C3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三优”评选成绩显著。(5分)

C4招生宣传形式多样,拓宽招生渠道,严格招生纪律,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招生任务。(15分)

招就办

C5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形成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学校专业设置合理,特色鲜明。重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采用课程综合化,构建教学模块等方式,多数专业建立了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课程体系,有适应学校专业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有校、市、省级精品课程。(10分)

教务处

系(部)

C6积极进行职业教育评价模式改革: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实施综合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10分)

C7加大专业设施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各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有市级及以上的示范实训基地1个以上。(10分)

C8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执行规范。(10分)

学生处

C9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执行规范。(5分)

C10参加全国、省、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信息化大赛及省市精品课程建设等活动,活动参与面广、组织规范、成效显著。(15分)

教务处

系(部)

 

 

上一条:党政办公室工作职责

下一条:2016年局属学校绿色发展指数督导评估工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蚌埠工艺美术学校   /    招生办电话:0552-3163680、0552-3163830   /    地址:安徽省蚌埠职教园(淮上区双墩路1199号)

皖公网安备 34030002000605号   /    备案号: 皖ICP备09028023号 /    技术支持: 蚌埠工艺美术学校信息中心    后台登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