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传承人、杨梅劳模创新工作室,一枚枚精致的盘扣映入眼帘,一根布带在指尖翻转缠绕,瞬间凝结成一枚精巧的盘扣。2025年11月6日,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3名学生带着盘扣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在此开展实地走访,探寻这项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如何在劳模精神引领下实现时代创新、活态传承,更发挥出强大的行业引领与辐射效应。

盘扣,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元素。具有民族特色,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晶。曾是中式服饰的点睛之笔,然而,随着西式服饰的普及,这项传统工艺一度陷入“藏在博物馆、活在老手艺”的困境。非遗传承人杨梅及劳模创新工作室,始终坚守“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理念,为盘扣注入时代活力。
调研中,杨梅从盘扣的设计理念、应用领域、技术工艺和传播方式等多个维度向调研团队成员进行了详细介绍。他们还进一步了解到盘扣从造型的灵感来源、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工艺技术的改进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方式。
“每一款创新盘扣,都要经过多次调整,一枚小小的盘扣融入了创作者的心性和智慧。既要让年轻人喜欢,又不能丢了老祖宗的魂。”杨梅的话道出了创新与传承的平衡之道。
在传承模式上,杨梅更是突破传统“师徒相授”的局限,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化传承模式。线下,通过手把手教学传递技艺精髓; 线上,通过非遗慕课系列视频,将盘扣制作的方法、步骤、技巧等知识数字化传播。调研中,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看似简单的盘扣,实则是耐心与匠心的结合”。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创新也不是无根的颠覆,唯有扎根文化土壤、贴合时代需求,传统工艺方能焕发新生。在劳模精神引领下,非遗传承不仅能坚守技艺之魂,更能通过引领辐射的作用,使其深刻领悟非遗所承载的工匠精神、民族精神及对生活与美的追求,进而推动非遗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皖公网安备 3403000200060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