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兴产业系开展了新学期公开课活动,吴晓天、费冉、王璐、胡雪丽、张晔红五位教师分别以《无领短上衣制图》、《球路纹服饰纹样设计制作》、《A字裙结构制图》、《服装设计》、《直筒裙工业纸样设计》为主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展现了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深度,同时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无领短上衣制图》课程中,吴晓天老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课程围绕“胸省转移”“无领结构”等核心知识点展开,结合实物展示与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制图技巧,教师实时巡堂指导,强调“线条流畅、标注规范”的职业素养。吴老师还通过优秀毕业生案例激励学生,融入“爱美、爱专业、爱生活”的思政理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与创新能力。
费冉老师的《球路纹服饰纹样设计制作》课程以唐代名画《捣练图》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探索传统纹样的现代转化。通过CorelDRAW软件教学,学生学习了“几何绘图工具”“旋转复制工具”等操作,将传统球路纹的“圆圆相套”特征转化为数字化设计。费老师特别注重思政融合,通过赏析经典纹样,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并探究其文化寓意,实现技艺与文化的双提升。
王璐老师的《A字裙结构制图》课程重点解析A字裙“腰部贴身、裙摆渐宽”的结构原理,教师通过多媒体分步演示前片制图,强调“臀腰差计算”“省道绘制”等难点。学生跟随实践操作,完成1:5比例制图,并在互评环节中交流改进方案。王老师将“工匠精神”贯穿教学,要求学生制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同时结合“女性主义象征”“多元文化融合”等话题,深化学生对服饰社会价值的理解。
胡雪丽老师的《服装设计》课程聚焦“创意与可持续”,以“未来时尚”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环保材料与设计美学的结合。课程通过分析国际时装周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胡老师特别强调“设计即责任”,将“低碳设计”理念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张晔红老师的《直筒裙工业纸样设计》课程聚焦服装CAD技术,以“放码设计”为核心,带领学生掌握“点放码表”“规格表设置”等工具应用,教师结合“优化排版减少面料浪费”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精准放码降低生产成本,培养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张老师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细节,要求每一步操作“保存一次”,确保设计文件零失误,助力学生成为兼具技术与责任感的服装制版人才。
本次公开课不仅展现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教学特色,更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五位教师通过案例启发、科技赋能、文化浸润、创新实践等方式,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紧密结合,为学生搭建了全方位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