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蚌埠工艺美术学校部分骨干教师,在蚌埠市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在重庆西南大学培训之机,利用业余时间到四川美术学学习考察,为蚌埠工艺美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搜集资料。
川美的历史,川美的今天
四川美术学院是全国知名的专业性美术学院,位于全国八大美术院校之列,油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就是该校教授、原院长。由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四川美术学院搬迁到大学城区,是一所新建设的学校。学校秉承“贴近生活,服务人民;知能并重,奖掖新人;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在各个时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专门人才,创作了一批批艺术精品,产生了广泛影响。八十年代,以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为代表的一大批反映乡土文化、伤痕艺术的油画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师生在艺术语言的创新研究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精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占有巩固的学术地位。学校的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影视动画、建筑学等专业的师生在企业形象战略策划、品牌塑造、产品开发、生态设计、城市建设、影视动画创作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和巩固了学术地位。学校现设有建筑学、风景园林、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书法、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艺术教育、艺术史论等共22个本科招生专业;设有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美术学系、美术教育系、建筑艺术系、新媒体艺术系、设计艺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共12个系院。虎溪校区占地1000亩,地处重庆沙坪坝大学城,毗邻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从建设之初就践行自然生态、人文关怀、勤俭节约的理念,建成了满足办学需要、环境清新宜人、风格独具匠心的特色校园。
前往参观的蚌埠工艺美术学校教师有艺术系主任刘道荣、系副主任知名画家郭立忠、艺术系装潢部主任著名书法家、国画大师秦昊勋、艺术系设计部马宁老师、服装系副主任杨梅、计算机系主任李振海、基础部主任王福利。目的是学习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建设,向高水平的学校学习,借鉴他们的艺术手段和形式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
蚌埠工艺美术学校搬迁到新的职教园区后,校园环境宽敞了,教学楼变新了,教学设施改善了,但是展示一所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亟待重塑,而这更能体现一所学校积淀的历史和文化,也更能彰显一所学校的内涵。这也是蚌埠工艺美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列入工作议程中,在培训之余,老师提议到四川美术学院参观后,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决定到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参观。
处处皆景,处处情
乘坐公交车到大学城后,四川美术学院就掩映在充满着艺术气息的各种美术材料的商店后面。走进大学校园内,即刻就感受到一所艺术院校特有的艺术氛围。整座校园内到处是高大的树木,种类繁多,高低错落。宽敞的柏油马路蜿蜒起伏,路两边的花台内种植着各种绿色的植物,最吸引人注目的是沿路沿伸的花台是由旧砖、旧石砌成的,时不时镶嵌着几口旧泡菜坛或者旧石磨或者旧水槽等物品。在远处山坡上、树林中,偶尔漏出一段木架结构的游廊,在游廊的屋檐下,有悬挂着一个木盆,一个风车,一个木斗等农具,别有一番味道在内。郭立忠老师评价说这样的环境建设非常有味道,既平常,又不平凡,说明艺术就是产生在普通与平凡之中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常可以看到在游廊内,有学生坐在那里,架起画架,正在用彩笔描绘着眼前的景物。
在学校的另一座门前,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设计。门口醒目的地方有一个建筑物,非常简洁,两边带屋檐的墙壁是用大理石镶嵌的,上面雕刻着一排一排的历届美术学校毕业生的姓名,不管出名的还是没有出名的,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建设物两边的马路就像大海中的波浪一样,高低起伏,一浪高过一浪。再往前走,就像一座座形状各异的梯田一样往上伸展,而每一面平台上用不同色彩瓷砖拼接的图案。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图案色差非常大,却又非常统一。在场地中有一个巨大的黄色金属质地的折叠尺样的塑像矗立着,塑像的下半部分是三角形的构图,上半部分是一个直尺指向空中,由于有了这个塑像的引领,整个画面的无序排列和有规有矩就这样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立体画作。在这幅巨画的背后是一道高大厚重的石墙,石墙是由青石板、旧水槽、咸菜坛、刻字的石碑等旧物件构成,中间是一座拱门,石缝中偶尔钻出一棵树,一一绺草,显示着生命的存在,这道石墙就像一个巨大的屏风将眼前五颜六色的画面更加突出地呈现出来,而那道拱门又将两个画面联了起来,“隔与不隔”“断与连”等艺术的境界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诠释。人们来到这里有目不暇接之感,而每幅画面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教学楼
在四川美术学院里,各个专业分院的建设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设计艺术学院一楼是敞开式的大厅,里面是许多支撑大楼的水泥柱,没有装修,这就是学生设计作品的展示区。许多学生正在布置展览,是他们的设计作品,有的往柱子上张贴,有的往展柜上摆放,有的在调试电脑程序,播放自己制作的视频。指导老师们,也有外籍教师,都在忙碌地给同学们作指导,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在这朴素的大厅里,同学们的作品才是亮丽的风景线,同学和老师们才是画面的主人。
油画系的教学大楼从上到下披满了绿色的爬墙虎,只有一排排的窗子透露出教室内的灯光,传来老师授课的声音。影视动画学院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在楼顶最显眼处有一个巨大的变形金刚。
令人瞩目,流连忘返的罗中立美术馆
在整个四川美术学校的建筑中,最吸引眼球的是罗中立美术馆,这个占地1.3万平方米4层建筑,由几个巨大的立方体构成,成围合布局,中间的院坝,自由组合,古朴而丰富。它的外墙立面是由彩色瓷砖构成的画面,形成了涂鸦式绘画。据说外墙是用废弃的碎瓷砖做材料,拼贴成的彩色图。这些材料全部是四川美术学院到各个工厂去收购的“废品”。由于用料便宜,加上人工及其它材料,整个美术馆外墙的成本每平方米仅90元。为把废旧的碎瓷砖贴出具有艺术气息的图案,四川美术学院30多名学生也参与到了施工队伍中来。整个美术馆外墙绘画展示了当地原生态的民俗风情,其中还选用了罗中立的画作复制在墙上。
馆内分4个展区,由一条慢坡道往上延伸,没有台阶,人们只要尽情欣赏两边悬挂的美术作品就行了,不要考虑脚下的路。整个美术馆内展示的是罗中立奖学金2017年获奖作品展,种类齐全,基本荟萃了四川美术学校所有学院老师的作品,琳琅满目,令人赏心悦目。我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专业老师们更是驻足每一幅画作前,仔细端详、品味,拿出手机拍下,作为今后创作的资料。服装系、信息技术系的老师也都各取所需,观看本专业的作品,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之中。
构建人文景观,建设特色校园
匆匆太匆匆,不知不觉时间飞逝,已经到了返程回家的时间了,蚌埠工艺美术学校的老师们都依依不舍,还想再多留一会儿。秦昊勋老师说:“我到过不少美术馆,参加过不少作品展览,像今天罗中立美术馆给我印象最深刻。这儿的作品全部是川美老师自己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可以了解到川美有大批的艺术家,有深厚的艺术积淀,艺术风格自成一派,形态各异,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蚌埠工艺美术学校虽然是个中专学校,但也有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他们在教学之余潜心创作,作品涉及不少艺术门类。我们也要建设好我们自己的艺术馆,通过自己的的作品,宣传蚌埠工艺美术学校,扩大学校影响力,走学校艺术内涵发展之路”。艺术系刘道荣主任表示,要把今天学习的经验带回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议方面既借鉴外校好的经验,也要立足本校,建设适应蚌埠工艺美术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