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池塘里的莲花还未绽放, 1505班的玉雕室里却绽放了一朵朵莲花,它们绽放在小小的玉牌上。两年磨一剑,这朵朵绽放的莲花经过了1505班的全体同学整整两年的积淀。在高三春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把他们在专业课上所学到的美术功底统统都用在雕琢小小的玉牌上,这才迎来朵朵莲花次第开放的美丽瞬间。
玉雕工艺在中国拥有七千多年的古老历史,玉雕也是中国玉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国人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根深蒂固,玉雕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因此在第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马永红老师就提出:“同学们要争做玉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怎样打造新一代玉雕匠人?首先培养同学们的匠心、匠德:精益求精地做好一件事——雕玉,其次是培养同学们的专业技能——雕好玉。在所有的专业课中,玉雕上机课是最难的一门。由于玉石比较坚硬,雕玉时稍不注意雕坏一点,整块玉料就作废了。雕玉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每一条线的雕刻都要成竹在胸,不能有丝毫马虎。再者雕玉的工具有很多种,由于初学者不能熟练运用雕琢工具,也导致雕出很多废品来。种种难度对于玉雕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担任本次课程的指导老师是玉石加工专业主任高三春,高老师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构图时就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和每一位学生沟通交流,确定最终的莲花图案。首先让同学们用铅笔在玉牌上画出图形,再经过他的修改,最后才能上机雕琢。在雕琢时高老师要求同学们,首先要雕出莲花轮廓,再分瓣雕琢。在雕琢的过程中同学们美术功底的好坏立马就显现出来了,有些同学因为不明白花瓣与花瓣间的透视关系,雕坏了不少玉料。每当这时高老师总是鼓励同学们不要气馁,重新再来。在雕琢过程中,同学们若遇到困难时,高老师总是上机亲自指导。经过短短的六周时间,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莲花玉牌的雕琢,有的雕出了两个玉牌,还有的甚至雕出了对雕琢技能要求更高的玉器——兽。
“梅花香自古寒来。”同学们取得小小的进步和平时的认真练习是分不开的。每天轰隆作响的机器声是1505班同学们奏响的奋进凯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505班的小小进步和学校领导对这个专业的支持和重视也是分不开的。学校免费提供玉料和机器。1505班的小小进步更得益于国家的助学政策,因为班里大部分同学都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部分同学更享受每年2000元助学金,才使得同学们能够安心学习。
5月21号下午,蚌埠市电视台对玉石加工专业进行采访。姚校长向记者表明学校要大力支持与发展本专。希望1505班在学校的支持和老师的教诲下,在新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新一代玉雕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