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合格中等职业学校
  • 安徽省绿色学校
  • 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
  • 全国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领导
    • 学校荣誉
    • 校园风光
    • 学校位置
    • 校长信箱
  • 新闻中心
    • 工贸新闻
    • 通知公告
    • 工作安排
    • 视频展示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政办公室
      • 人事处
      • 教务处
      • 总务处
      • 学生处
      • 保卫处
      • 招生就业办公室
    • 教学机构
      • 基础教学部
      • 成人教育部
      • 艺术设计系
      • 服装工程系
      • 计算机与数学艺术系
      • 文化旅游系
    • 群团组织
      • 工会
      • 团委
  • 党建工作
    • 党务资讯
    • 组织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员活动
    • 纪检监督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 教科研活动
    • 师资队伍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继续教育
    • 技能大赛
    • 信息化大赛
    • 文明风采
  • 德育之窗
    • 德育资讯
    • 学生管理
    • 社团活动
    • 心理驿站
    • 学生资助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专业介绍
    • 就业指导
    • 校企合作
    • 学子风采
    • 网上报名
  • 师生园地
    • 师生风采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学习资源
    • 家长学校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 规章建设
    • 教师管理
    • 学生管理
    • 财务管理
    • 基建采购
    • 收费工作
    • 招生考试
    • 重大事项
    • 其它事项
管理机构
党政办公室
人事处
教务处
总务处
学生处
保卫处
招生就业办公室
总务处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机构设置>管理机构>总务处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发布时间:2018-04-16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春夏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肺结核、甲肝、红眼病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除甲肝外)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自其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腮腺肿大、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发展,边缘不清。有的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3、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4-21天。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4、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肺部慢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为常见的方式。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空气飞沫,便可能感染结核杆菌。学生处于青春期,属于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如果学习负担过重、营养相对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学校是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一旦出现传染源即有可能导致肺结核病的传播。主要症状:(1)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二周,并/或有咯血和胸痛。(2)低热、盗汗、疲乏、食欲减退。(3)X线影象学有肺部改变。开放性肺结核痰可涂片找到结核杆菌。

  5、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所致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好发在春季,几乎每一个未得过甲肝的人都有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潜伏期短,一般2-6周。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低热、厌食、厌油腻。右上腹部肝区疼痛伴有腹泻、黄疸等。肝功能检查可见SGPT增高。不典型病例则刚发病时的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近,应注意观察。传播途径:甲肝主要经粪—口传播,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在学校和家庭中,只要有甲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无甲肝免疫力的人,如果不及时采取防疫措施,可以造成局限型流行。(2)经水传播:常见于喝生水,生吃瓜果等。(3)经食物传播:由于炊事员和食品制作者,他们可能为无症状感染者或处在潜伏期,由于不注意个人卫生和未对食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因甲肝病毒污染食品而造成传播。及时隔离,及早治疗,能完全治愈。

    6、红眼病:传染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疼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分泌物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二、预防措施:

    1、定时开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宿舍、教室、计算机房、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注意经常通风。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工作、生活场所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个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或更换。餐具要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餐具,尽量到餐具消毒比较规范的地方用餐,不要去那些餐具消毒不严或根本未消毒的个体饮食网点就餐。不喝生水或未烧开的水,瓜果要尽量去皮、消毒。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抵抗力。

    5、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6、春、夏季气候多变,应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膳食,易清淡,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戒烟限酒,多饮水。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蚌埠工艺美术学校 医务室


上一条:总务处全力做好新生军训保障工作

下一条:蚌埠工艺美术学校第二阶段装修工作正式开始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蚌埠工艺美术学校   /    招生办电话:0552-3163680、0552-3163830   /    地址:安徽省蚌埠职教园(淮上区双墩路1199号)

皖公网安备 34030002000605号   /    备案号: 皖ICP备09028023号 /    技术支持: 蚌埠工艺美术学校信息中心    后台登录

微信公众号